葡萄酒之所以得以普及,原因就在其如血液一般的颜色,很容易俘获人们的心。本来葡萄是容易腐烂的,但是却在腐烂(发酵)之后变成了美酒,因此就有了“复活”的意象,于是古代人便将葡萄酒赋予了“血”、“不死”和“生命”等含义。对于古埃及的人来说,他们认为是太阳神为了保护人们免受烈日之神塞赫梅特的迫害,而创造的血色的葡萄酒。从纳黑特陵墓笔画上来看,早在4000多年前,酿制葡萄酒就已经相当普及了。
Reply(0)
强大的偏执:我们每个人在评估自己的时候,往往都会出现一种高估自己的倾向,而当一个人能力越差时,往往他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就会更严重,这是一种“强大的偏执”。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意识不到问题所在,如果想打破这种现象,就需要做事情的时候尽量客观的去评判这件事的标准,千万不要形成: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。
Reply(0)
俄罗斯是一个冬季严寒且漫长的国家,在这片土地上,诞生了一种酒精浓度40%-50%的蒸馏酒:伏特加。伏特加的名字源自于俄语,带有“水、液体”的意思。因为使用的是蒸馏方式,所以对于酿酒的原料没有什么限制,小麦、大麦、马铃薯,只要能产生酒精的都可以作为原料。伏特加的特点就是纯净,因此不会用木桶去装,而是用不锈钢、珐琅(与陶瓷、玻璃类似)盛装,避免沾染其他气味。
Reply(0)
销售环节中的反向提问技巧:在销售环节中,尽量找到提问的机会,让客户来说,这样可以将重心转移到客户身上,不仅可以恭维客户,还可以帮你收集更多信息,发现并解决更多的问题。例如,客户来买手机,可能大家都会重点介绍自家手机的优势,整个过程中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销售人员在说,这样其实并不好,相反,你可以这样问:您应该看过别家的手机了吧,是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吗?是价格因素还是某些功能不喜欢?这样一来,客户就会透露更多的信息,接下来的谈话就会更有目标。
Reply(0)
密西西比泡沫:密西西比公司,借着与法国王室的良好关系在证券交易所上市,谎称是找到了无限商机,实际则是筹备资金在美洲开拓殖民地。上市时股价为500里弗,两年后,股价翻了20倍。大量民众卖掉所有资产去抢购股票。此时的业内人士则开始担忧,逐渐卖掉了股票,而他们的抛售很快就形成了雪球效应,引起了全面恐慌,最后股价雪崩,变得一文不值。法国央行耗尽所有资金也没能阻止这场灾难,这就是史上最惨烈的密西西比泡沫。(美化了一些事实,可能是中后期利益过大,某些既得利益者感觉分配不公,提前退场,造成了动荡,演变成了掀桌子。国家宏观救市也无法挽回)
Reply(0)
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:在餐厅吃饭,然后付钱,这是市场规范;去朋友家吃饭,带上一份小礼品,这是社会规范。看似简单,却常常被人混淆。热恋中的情侣,女孩说,请男孩去旅行,男孩为了帮女孩省钱,提出 AA,这就是混淆的典型例子。其实男孩本意是不想让女孩花钱,但又怕让对方觉得是看不起她,所以提出了 AA,结果弄巧成拙,硬是把社会规范的事拖到了市场规范,市场规范的特点就是没有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所以两个人的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。
Reply(0)
真假随机数:从1到20中选择一个数字,很多人会选择17,从1到10里面选,很多人会选7。看似随机的选择,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律,以0或者5结尾的数字相对来说被选的概率会低很多。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名研究生曾使用这种方法去揭穿2009年的伊朗总统选举内幕,结果发现,选票中尾数为7的数字出现的概率是正常值的两倍,得出的结论是:这大概率是“人为随机”所导致,而非真正的随机数字。
Reply(0)
权利欲望:为什么说在很多情况下从底层爬上来的人,对权利痴恋会达到疯狂的地步?想要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,就要用心理学进行解释。在心理学上认为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,总想补充一些自认为没有的、不足的东西。因此,越是社会地位低的人,“权力欲望”越强,越希望通过稀有品和地位来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力量。
Reply(0)
人一生的奋斗历程可以简单的描述为:获得优越感的过程。人所有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获得金钱、权利、地位,而获得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“高人一等”。因为基本的生活已经保障,精神上的追求就成了首要。但是,在努力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,只有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的人和那些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人,才是能够超越生活,从而顺利获得优越感。
Reply(0)
什么样的书才叫好书?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毕竟每一个人所理解的不一样,好的书能够让你有启发,能够在作者的意境中感同身受。在「追风筝的人」这本书中,作者将这个问题又进行一个新的概括:作者认为,好书总和悲伤的故事有关。像鲁迅、老舍、沈从文等人的作品,都以悲伤的故事为主题,也都被读者深深的记住。
Reply(0)